6月21日,“首届中国(镇宁)李子产业峰会”在”中国蜂糖李”之乡贵州镇宁举办,邀请国内多位农产品品牌、李子产业研究专家及企业、媒体代表来到现场,共同研讨推进镇宁蜂糖李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新方案。
6月21日,“首届中国(镇宁)李子产业峰会”在”中国蜂糖李”之乡贵州镇宁举办。
“镇宁县蜂糖李种植面积达22万亩,投产面积11万亩,其中,核心产区六马镇2020年5月入选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1年11月该镇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称号。”安顺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全优表示,接下来,安顺市将以本次李子产业峰会为契机,持续激发蜂糖李产业的市场活力,以敢闯敢干的姿态,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讲好“镇宁蜂糖李”品牌故事,谱写实现“镇宁蜂糖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安顺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全优
高位引领
探索品牌集群化发展路径
李树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李树面大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贵州李子种植面积约260万亩,占全国的近10%,居全国首位,主要品种包括蜂糖李、空心李、酥李、脆红李、青脆李等。其中,镇宁蜂糖李是贵州李优势品种,品优价高,田头销售价格可达40-50元/斤,品果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镇宁蜂糖李
贵州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路良表示,产业振兴是实现贵州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应当坚持高位引领、多方协同,推动镇宁蜂糖李等优势农业发展,实现特色产业向富民产业的转变。对此,法律法规是基本的保障。镇宁应当发挥自治县的立法优势,一方面,出台相关条例打击市场伪劣现场,保护“镇宁蜂糖李”金招牌;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落实土地流转等惠农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贵州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路良
“品牌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陈红表示,镇宁等贵州李主产区在省水果专班指导下,品牌建设、电商销售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不单要做强企业、产品品牌,更需要集中精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李产业向品牌集群化发展,助农增收探索共同富裕路径。
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陈红
会上,镇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周志祥代表镇宁蜂糖李产业链人士宣读《维护镇宁蜂糖李区域公用品牌一致行动宣言》。宣言表示:一、主动使用推广镇宁蜂糖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严格遵守品牌管理的有关规定。二、自觉接受监督,严格镇宁蜂糖李种植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三、坚决维护镇宁蜂糖李品牌形象,持续推动镇宁蜂糖李走向全国。
镇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周志祥宣读《维护镇宁蜂糖李区域公用品牌一致行动宣言》
品质先行
构建“中华第一李”品牌核心价值
镇宁蜂糖李有着中国“李子中的爱马仕”和“中华第一李”之称,主产区海拔500—900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决定了它的品种、口味独特不可复制,经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专业机构全面检测分析,“镇宁蜂糖李”平均单果重35.3克,果实可食率达97.88%、可溶性糖含量达13.54%—20%,维生素C含量达8.95%。可以说,镇宁蜂糖李是“最甜的李子”。
成都金德塔科技有限公司CEO陶旭认为,品质是品牌价值的核心。通过基因特征值、生理指标数据、原产地溯源等方式建立镇宁蜂糖李品质标准,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识别体系,是“镇宁蜂糖李”区域公用品牌的必要支撑。他举例,根据测验结果,“几乎不酸”是镇宁蜂糖李的显著特征,或可借此突破口,打造差异化镇宁蜂糖李区域公用品牌。下一步,团队将以数据为基础,制定出镇宁蜂糖李不同渠道、不同时间最佳采摘及出货标准,并通过提供标准化种植管理、供应链集成服务,确保镇宁蜂糖李供应链稳定、高效。
成都金德塔科技有限公司CEO陶旭
那么,如何提升果品品质,以品质成就品牌?重庆市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明通过分享巫山脆李案例,带来了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一、通过数字果园平台统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打造全国果园一张图、全产业链数据平台,运用生产技术、多媒体和物联网等技术,在线完成病虫害防治、肥料使用等生产数据集中。二、通过生产可视化平台“精管”。安装土壤、水质监控等物联网传感器,科学布点、精准采集生产数据资料,建立算法模型,指导生产实践。三、通过社会化服务“专管”。即建立社会化委托服务、技术指导服务、行政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领域社会化服务数字平台。
“‘三分种,七分管’。通过提升产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确保产品品质优良,让果农调稳‘金扁担’。”黄明表示。
重庆市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明
久久为功
体系化建设品牌营销系统
“在农产品领域中,‘特色、精品、融合’是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的六字箴言。”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姜蚓表示,做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是重点要构建好两个体系,即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和技术保证体系,如通过区分不同品种、不同商标、不同产地及对果品进行分级等,构建起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体系;二是重点解决好产品为什么贵及消费者为什么买的问题,这需要找到镇宁蜂糖李的品牌故事以及通过产品和消费定位去抓住消费者的心。
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姜蚓
目前镇宁种植蜂糖李企业众多,种植方式不一,品质参差不齐,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进行梯度培育、重点突破,先选择一些有标准、有规模、有差异性、有口碑的企业做为重点主打企业品牌,进入高端蜂糖李品牌集群,通过打响拳头产品,去带动产业整体价值提升。
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图
“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锲而不舍地进行持续有效的品牌营销传播。”深圳农优一百创始人李恩伟表示,镇宁蜂糖李有着过硬的品质实力,良好的产品声誉,将其打造成为镇宁富民兴村的产业化品牌,除了塑造镇宁蜂糖李品牌,还要做好品牌保护工作,通过注册商标、专利等保护农产品品牌的知识产权。
深圳农优一百创始人李恩伟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陈思蓝 冯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