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审计署:超150万亩耕地连续5年未通水灌溉,农厕整改存在弄虚作假问题

2022-06-23 15:10 来源:南方农村报

  近日,国家审计署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披露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据了解,针对涉农财政,审计署重点抽查帮扶资金266.94亿元,涉及5522个项目,未发现规模性返贫风险。

  但是,报告也披露了涉农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报告指出,有19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力度有所放松;41县投入17.6亿元建设的472个产业帮扶项目效益较差,其中206个建成后闲置或废弃。

  部分民生救助底线未兜住兜准兜好

  审计署重点审计了养老、就业、住房、救助、“三农”等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南方农村报记者梳理报告发现,在“保基本民生”个人补助及经费方面,出现了未落实、被挪用的情况,涉及财政资金接近33亿元,涵盖20省份、47县。

  其中,根据报告披露的数据来看,有13省35县未落实12.53万名“保基本民生”个人补助10.14亿元;7省12县挤占挪用“保基本民生”经费22.64亿元。

  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方面,在审计署抽查基本生活救助、急难社会救助和专项社会救助等资金共计2038.35亿元后,发现一些民生救助底线未兜住兜准兜好。

  据统计,针对民生救助底线未兜好的情况,有31省7.48万名符合条件人员应享未享生活救助,10.4万名困难群众少获医疗救1.16亿元。未兜准底,28省向3.41万名收入财产超标人员发放救助1.38亿元,各地共向6.92万名已死亡等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救助8919万元,向1.71万人重复发放2011万元。未兜好底,一些地方在救助资金大量结余的情况下,未适度动态提高救助标准,而是用于城市建设、偿还债务等支出。

  报告指出,26省225个单位编造虚假资料等骗取套取5.43亿元,28省594个单位挪用14.31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基建工程等,涉及资金总额19.74亿元。

  除了挤占挪用保障民生的资金,报告指出一些地区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不扎实。19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力度有所放松,共涉及7.37万名群众。住房保障上,个别基层搞面子工程,如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对379间危房仅采取墙面抹灰刮白等改造,未进行实质性加固450.26万元帮扶资金实质浪费。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上,4县未按规定向6.92万名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3875.16万元;17县未按要求宣传动员,使4523名脱贫群众未及时缴纳保费,造成基本医疗保险“断保”。

  此外,一些地区帮扶工作出现偏差,4县对773名易返贫致贫群众中有劳动能力的给予低保等兜底保障措施、丧失劳动能力的却安排就业;18县对纳入易返贫致贫监测的1894人未采取帮扶措施,却将其中1777人标注为“风险消除”。

  报告提到,基层单位和民生领域腐败加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要发生在县乡(镇)等基层单位和医疗、住房、涉农等领域,涉及公职人员500多名。如山东济宁市微山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原股长李斌在2019年至2020年,利用其具体审核失业保险待遇的职务之便,违规将不符合条件的227人编入发放名单,以此骗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709.16万元,有的已被其个人取现、消费等。

  农厕整改存在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问题

  产业就业帮扶项目重在群众受益。但是,报告透露部分产业就业帮扶项目效果不佳。

  从具体披露的数据来看,35县投入27.69亿元实施的771个项目未与脱贫群众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或未足额分红,或未吸纳就业;41县投入17.6亿元建设的472个项目效益较差,其中206个建成后闲置或废弃。就业帮扶措施执行走样,23县1958个公益性岗位被吃空饷或顶岗,7县拖欠1.67万名脱贫群众工资2704.09万元;11县投入4191.43万元开展的41个就业培训项目存在凑人数现象。

  报告指出,农厕整改存在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问题。审计署重点调查了11省28县8.57万个农村户厕摸排及整改情况,发现3方面问题:有的确定范围时搞选择性摸排,将已毁损灭失的户厕从排查范围剔除,人为降低应上报问题户厕比例。有的具体实施时搞纸面摸排,在未按规定开展入户摸排的情况下,向基层乡镇下发摸排表格填报,全部按无问题上报,其中部分户厕实际不能使用。有的上报结果时层层瞒报。例如,哈尔滨市双城区摸排发现问题户厕2168个,向省级上报1571个,省级主管部门向中央部门上报505个,瞒报率达76.7%。

  针对农厕整改中出现的问题,6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表示,这些问题发生在基层,但反映出上级部门在安排工作时,不注重源头整治和强基固本。“虚功多、抓落实少。”

  超94亿元农保资金未足额配套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但南方农村报记者梳理报告发现,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无法充分保障农民务农的收益。

  审计署重点抽审了农保补贴182.85亿元,涉及354个农保管理部门及保险分支机构。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保险覆盖率和保额标准偏低,难以有效弥补受灾损失。至2021年6月,3省尚未按规定开展全部三大主粮的政策性保险,涉及5882.71万亩。9省和北大荒集团部分保额标准低于国家规定,单位保额无法覆盖种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履职存在越位失位,影响实际工作成效。7省通过直接指定保险机构、强制保险机构违规承保理赔等方式,违规干预具体保险事务;部分地方违反“农业保险愿保尽保”政策,直接或变相限制农户投保,如重庆3个生猪调出大县违规出台限制散户投保的规定,造成12.33万散户的39.29万头育肥猪无法投保。9省和北大荒集团2018年以来存在未按规定足额配套、拨付结算不及时等问题金额94.56亿元,其中28县还违规提高自缴保费比例,变相将1.94亿元配套责任转嫁给农户。

  三是挤占挪用、申领不实、骗取套取农保资金,损害农民利益。8省和北大荒集团违规发放保险业务协办费等5483.55万元;4省虚报多得中央农保补贴2.95亿元;7省11家保险机构通过虚增保险标的等骗取农保补贴1686.04万元;19家省级保险机构“拖赔惜赔”,未按时或足额支付投保农户理赔金3.65亿元;49家省级保险机构“店大欺客”,未落实“无赔款优待”等惠民政策,变相增加农户投保负担。

  此外,报告也提到,目前救灾备荒种子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全国有9省尚未开展省级储备,已开展的省级储备缺乏适宜灾后补种的蔬菜、杂粮豆等快熟种子,还有21户承储企业存在储量亏空、品种不实、违规动用等问题,涉及种子1.69万吨。

  超150万亩耕地连续5年未通水灌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特别是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和优质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但是,报告同样披露了耕地保护、灌区改造和运行管护资金方面存在“漏洞”。

  报告提到,灌区改造任务未完成且利用不足,实际灌溉面积不升反降。从审计的结果来看,有9省76万余亩耕地因未完成890.88公里的病险骨干渠系改造任务,灌溉效果未改善;5省9处灌区442.39万亩耕地,由于田间渠系设计不合理、改造不配套等未实现通水到田,其中156.03万亩已连续5年未灌溉,基本靠天吃饭;另有10省23处灌区的2218.23公里渠道出现淤积、滑坡现象,灌区内377.93万亩耕地被迫抽水灌溉。受上述问题影响,44处灌区实际灌溉总面积不升反降,其中10处较“十二五”期末平均下降52%。

  报告也提到,灌区水资源分配使用环节存在“重工轻农”“与农争水”的情况。据透露,由于工业等领域用水价格是农业用水的5至10倍,部分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大幅缩减农业灌溉用水量,其中5省2016年以来违规占用农业灌溉用水指标4.32亿立方米向工业、生态等领域供水,其中向景观工程供水7713.29万立方米。

  报告提到,耕地严保严管要求未充分落实。其中,3省187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未完成,其中虚报建成面积386万亩。5省市10.26万亩补充的耕地或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分布在不能长期稳定利用或禁止开垦区域。新增高标准农田难以及时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17省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中,有1038万亩(占12.43%)未依法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报告指出,黑土地保护治理责任落实不力。其中,4省的657.51万亩黑土地未完成改善农田设施和提升地力年度任务,18县的151.56万亩黑土地保护治理任务未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措施,导致建设内容不完整,影响治理效果。

  对此,报告建议,进一步压实地方耕地严保严管责任,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袁瀚

 


编辑:杨雪2   责任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