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闲饮茶,不闲也饮茶,兴宁人的生活与茶叶是难舍难分的。
粤北山区,在离久负盛名的单丛茶产地潮州106千米外,山城茶乡梅州兴宁安静矗立,这里的单丛茶同样誉为珍品。“中国单丛茶之乡”的美称就是最好的证明。
兴宁茶山。
沸水入杯,随着茶香氤氲开来的,是兴宁传承千年的茶文底蕴。茶是文化,也是生活,茶汤滋润了兴宁人的唇舌,也浇灌着兴宁土地生出青翠的财富之树,荫蔽代代茶人繁衍生息。
千年茶香
碧水青山,膏腴之地,兴宁市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生产盛地。兴宁地处山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4℃,日照充足,土壤多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
白叶单丛。
在兴宁主要茶叶产区径南镇,茶农何苑珍每天伴着朝阳,在200亩有机茶山中开启一天的劳作。“我们这里土壤矿物质丰富,尤其富含硒元素,所产茶叶口感甘醇爽滑。”高山云雾出好茶,兴宁茶叶条索紧结,滋味醇厚,回味悠长,在大湾区拥有广泛受众群体。
何苑珍在包装富硒茶。
兴宁人种茶饮茶,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00至1000年。一套梅县出土的唐代青釉茶具,便能将人们拉回千年前的那个午后,兴宁人汇聚三两好友,泡一壶清茶,于席间共话人生。
唐代出土茶具。
至明代,兴宁龙北镇便有茶区被划为官田。据《兴宁县志》记载,官田绿茶品质上乘,曾一度走出国门,被呈上东南亚富贵之家的餐桌。乘此东风,兴宁茶人兢兢业业,勤奋耕耘。到清代,官田绿茶荣获“嘉应州八大名茶之一”的美誉,兴宁茶区声名鹊起。
时间发展至现代,上世纪70年代时,兴宁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相继建立一批国营茶场,其中南蛇岗茶林场为众多茶场典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落实,兴宁茶农热情高涨,本地茶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建立起18个名优茶生产基地和23座茶叶加工厂。
宝山茶厂。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兴宁从饶平引入单丛茶种,黄蜂窝、宝山、永和等延续至今的茶场相继建立,兴宁单丛茶产业初见规模。“90年代,单丛茶在本地茶农间掀起一阵热潮。从龙北镇开始,很多种茶世家都逐渐从绿茶转型至单丛。”兴宁茶叶协会会长、宝山茶场负责人杜坤发说道,“相较绿茶,单丛茶产品附加值更高,有效带动了本地经济提升。”
杜坤发在500亩茶山。
在政府的引导下,兴宁单丛茶产业发展迅猛,悠悠单丛茶香终于盖过了清爽绿茶香气。1997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茶业展览会上,梅州被授予“中国单丛茶之乡”的称号,兴宁单丛产品斩获金奖,在业内引来一众瞩目,兴宁单丛茶产业也因而打开更为广大的市场。
客家茶缘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兴宁所属的梅州地区,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茶文化对兴宁茶文化影响深远。
擂茶。
在兴宁,茶叶又被称为“茶米”,意在与粮食同等重要,足以说明其在地方文化中地位之高。独特的客家擂茶堪称古代饮茶法的活化石,即依个人喜好,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成粉末,再加开水搅拌成糊食用。婚庆时,客家人则将红糖或白糖加入茶叶中冲泡,制成甜茶宴请宾客,寓意生活幸福美满。
北方人好饮酒,南方人惯品茶。“在我们客家文化中,以茶代酒的情形屡见不鲜。”兴宁单丛茶传承人李坚华说道,“兴宁的小饭馆,可以没有酒,但桌上也一定会备一套功夫茶具。”“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文化之深刻,融入每一个兴宁人的血脉。
李坚华和妻子。
每逢中秋,兴宁人还会在家门前摆上香茶、月饼,向月亮升起的方向祭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称之为“接月华”。礼毕,便与家人围坐桌前,饮茶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除了饮食风俗,兴宁地区还形成了众多与茶相关的艺术文化,其中以客家采茶戏最为出名。采茶戏又名“茶篮灯”“灯子戏”,表演动作以扇子花、矮子步、单袖筒为主,是客家人制茶生活的缩影,传递着茶与客家的深厚羁绊。
采茶戏。
关于客家茶,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奇峰清幽的山区,有一对善良朴实的客家夫妇,多年以种茶为生。一日山中来了歹人,闻见茶树之芳香,便威胁二人要霸占茶林。夫妇不服,连夜砍了遍山茶树,妻子心存不忍,就拿下最后一棵茶树上,最大最饱满的茶籽吞下。次日,两人被恼羞成怒的歹人追赶,丈夫失足坠崖而亡,妻子在复仇后化为山崖间一棵茂盛的茶树,一年四季碧绿婆娑,茶叶甘甜清香,造福了众多客家后人。
茶业兴村
山清水秀的兴宁,是茶的天下。兴宁现有茶园4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径南、合水等镇,茶树品种以白叶单丛、梅占、黄金桂为主。
浊水村茶酒产业社区
驾车驶入径南镇浊水村,“兴宁市径南镇茶酒产业社区”的标志赫然出现在眼前。标志之下,是茶匠何茂江的元章茶厂。作为浊水村的“一村一品”示范点,元章茶厂在2021年焕然一新。“政府给的资金实实在在用在了设备升级上,对我们小微茶企帮助真的很大。”
何茂江在元章茶场。
每逢茶叶制作季,径南镇的夜晚便被制茶机器的“隆隆”响声笼罩。从手工到机工,兴宁单丛茶制作技艺已实现现代化升级。“从前揉捻、碰青这些工序全都依赖人工,引入机器后效率翻了几倍。”思远茶坊负责人李远青介绍道,“对于茶匠的消耗小了,茶艺也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李远青在检查茶叶烘干情况。
据了解,兴宁现有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1个,省级茶叶专业镇1个,茶叶主营类省级龙头企业1家,茶叶加工坊100余家。2022年,兴宁共生产成品茶6000余吨,实现毛茶产值超10亿元。其中,单丛茶以绝对优势,为兴宁茶业贡献75%的产值。拥有千年茶史的兴宁,正以从傲然姿接入现代茶业的轨道。
兴宁单丛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随着兴宁单丛茶产业不断扩张升级,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也持续提升。2021年,兴宁单丛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22年,兴宁单丛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兴宁单丛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经过几十年发展,兴宁单丛这支后起之秀,逐渐在全国市场中站稳脚跟,与凤凰、岭头单丛同台竞技。
黄蜂窝茶山景区。
与此同时,兴宁积极发展茶文旅产业,通过三产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兴宁黄蜂窝茶山旅游区、粤东云山谷生态旅游区、铁山茶园,茶乡兴宁以更为亲切的方式,将古老茶文故事在游人耳边娓娓道来,带领全国茶叶爱好者,身临其境感受兴宁单丛的独特魅力。
【统筹】黄帼蓉 马千里
【记者】吴思雨
【图片】谢进扬 部分来源于网络